Connecting...


Health Services 2000x500 Min

以下报告提供了我们所观察到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就业最新趋势,并指出了不同行业的新兴主体,详细介绍了影响招聘和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

政策形势

  • 健康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在发达国家,比重超过15%,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全面均衡的产业细分,而我国医疗服务产业细分严重失衡,整体处在开发初期,巨大潜力尚待全面发掘。医疗服务产业将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加速发展,预测在2020年将达到10万亿规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国家医改方针由以治病为中心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组织架构上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统一协调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初步形成。

  • 分级诊疗将会是医改下一步重点之一,普通病常见病、慢性病人、门诊病人等病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行业将进行垂直化整合。

  • 今年7月,上海发布了“健康服务业50条”,鼓励社会办医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国际标准认证。

市场趋势

  • 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医疗需求缺口依旧扩大、人口老龄化、行业持续存在巨大增量空间。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平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截至2018年初,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超44.6万余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 45 %。全国医院共计3万余家,其中,非公立医院1.78万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 60 %,并以平均每年2000家的数量增加。

  • 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业人才备受亲睐,尤其是医疗临床类,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机构会从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市场直接招聘人才。

  • 以全科及专科诊所为代表的基层医疗机构正在迅速发展,其中又以儿童内科、儿童齿科市场潜力最大。目前已有多个儿童医疗门诊迅速成长为连锁品牌,走向了中产阶级和普罗大众,帮助三甲医院引流部分客源。由资本市场助力,连锁诊所将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医疗市场。更多临床相关人才正在完全脱离体制或以多点执业方式进行接触民营医疗。

  • 政府重点扶持康复护理等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或为未来发展主要方向,多方热钱涌入高端养老市场。部分养老机构逐渐采取轻资产策略的养老机构,其固定成本较低,能够将资金和精力放在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快速扩展,抢占市场份额。

  • 民营医疗机构对具有临床+管理背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类人才已然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资本。

  • 于此同时,跨国药企在过去的1年中也开始涉足线下医疗服务:诸如卒中中心,血透中心,胸痛中心,儿童雾化中心等,更多涉及2 - 4线城市。当地人才需求量有所增加,对于原先医疗资源比较分散的地域来说,人才招聘的压力会增加。

  • 对于多数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品牌塑造”是亟需解决的课题,在品牌建设上,民营医疗机构正把商业、公益性、社会责任等绑定在一起,力求为患者带去真正的价值。市场对有医疗及相关品牌塑造经验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旺盛。

  • 目前医疗行业正处在一个发展期,对于愿意适应并且改变行业的人才来说会有非常多的机会,诸如酒店业、教育培训行业等的人才都很受医疗服务行业青睐。


工资和奖金

  • 今年,约4%至7%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对医疗服务行业人才而言已是常态。少部分高绩效人才的工资可获增15%左右的高增幅。

  • 在奖金方面,医疗服务行业高绩效的产出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至少5年时间的蛰伏,往往有较强资本支持的医疗服务机构,较其他而已更易发放更高奖金。

  • 至于求职者,2017年的薪资增幅因个人才能和行业形势而异,对于新筹建的公司,员工薪资基数普遍增长了15%至30%。上述情况较高于今年迄今为止在中国收集的数据。

未来

  • 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投入趋于理性,野蛮生长的趋势将有所改变,市场将重新洗牌,整体发展趋势趋于理性。

  • 连锁民营诊所可以克服传统社区医疗的部分短板,未来过硬技术、高服务质量的连锁诊所也将快速占据市场。

  •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预防医学结合治疗医学的理念将逐渐深入到国民生活之中,健康管理的理念将会被更多提及。现在国内的医疗机构对于健康管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体检的层面之上,未来会更多以体检为切入,跟踪与干预作为核心。

  • 多数资金流入了高端养老市场,高成本导致高收费使得多数中端市场的需求得不到解决。现主流养老模式主要分为3种:护理养老院、居家养老以及高端养老社区,这三类已基本能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已有多家机构在原先的高端养老业务基础上,正在增加其他模式的养老业务以适应未来更为庞大的中端市场。中端服务市场将是未来老龄服务行业的主体力量。

  • 未来民营医疗的发展重点会放在资源规范与整合上。对于连锁品牌,需要探索一套标准化的医疗品质标准,以便于对每个门诊医疗质量的控制管理;对于业务比较分散的医疗投资企业,需要整合自身资源,将分散的业务模块打造成一个医疗健康体系,使自身资源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单体综合性门诊则可以从儿科业务作为切入点,实现对社群的品牌推广。

值得注意的招聘信息

在我司的医疗服务招聘简介中,近期搜索的职位包括:

  • 运营总监

  • 医疗事务部总监
  • 项目总监
  • 养老院院长
  • 门诊经理
  • 护理总监/护士长/护士
  • 市场销售总监
  • 科室主任
  • 临床医生
  • 临床技师

主要联系人

如欲了解与中国招聘趋势有关的更多信息,请联系医疗服务团队。


朱洁纹 总监 Cherry Zhu, Director

T: +86 21 6080 0615

E: czhu@profileasia.com


沈潭玥​ 高级顾问 Kris Chen, Senior Consultant

T: +86 21 6080 0611

E: kshen@profileasia.com


丁予亼 顾问 Delta Ding, Consultant

T: +86 21 6080 0640

E: dding@profileasia.com


To view the infographic report, please click here.

作者

Cherry Zhu, Director, Profile Search & Selection

日期

November 2018

阅读全文